【甘快看】甘肃两当县 打造“八有”山地立体农业 “生态资本”正成“富民资本”
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地处南北秦岭之间、嘉陵江畔,是甘肃的东南门户、陇南的东大门。全县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,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75%和84%,均名列全省第一、全国前列,生态资源极具优势,气候温暖湿润,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,发展特色山地立体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。
(相关资料图)
近年来,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,坚持“农业优先”、“文旅赋能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,紧扣农村产业发展要素,抓牢产业提质增效核心,念好“山字经”、唱好“林中戏”、打好“生态牌”、走好“特色路”,形成了“地下有药、树上有果、林中有鸡、空中有蜂、棚中有菇、水中有鱼、四季有花、村中有客”的“八有”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,走出了产业兴旺的新路子。
注重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山地农业发展
驱车在两当县站儿巷镇“两云”公路上行走,一排排的蜂箱随处可见,公路两边种植的各色花树让人目眩,暖风轻吹,花香阵阵,百里蜂蜜长廊美景让人陶醉。站儿巷镇党委书记袁强介绍说:“在公路边种植红叶李、梅花等各色早开花树,不仅是为了弥补冬季花少的缺憾,最主要的是用花的香气刺激唤醒冬眠的蜜蜂,让其早早醒来,活动筋骨,及早开工,就近采蜜。这是严格按照全县蜂业发展规划进行的。”
两当县蜜粉源植物丰富,一年春、夏、秋三季繁花盛开,连绵时间长、花期次序相互衔接,呈立体状分布,是名副其实的“天然蜜库”,是发展中蜂养殖最佳适宜区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,两当县对中蜂种群保育、繁育和蜂蜜的生产、加工、贮存、包装及蜜源基地建设等全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划,构建了“一纵一横”两个蜂产业带,划定和建设深山老林中蜂养殖区域和中蜂、意蜂季节性共生区域,形成了“两当狼牙蜜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“两当深山老林高端土蜂蜜”两个发展方向。
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两当县委、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,立足各乡镇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,以产业基地建设为中心,辐射带动全县特色山地农业产业持续蓬勃发展。规划打造了以杨店镇为中心的核桃、花椒产业基地,以站儿巷镇为中心的百里绿色长廊中蜂产业基地,以左家乡为中心的食用菌产业基地,以西坡镇为中心的嘉陵江流域生态放养鸡产业基地,以显龙镇、鱼池乡为中心的中药材产业基地,以两当县创业创新产业园为中心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,以乡镇为中心、以村为单位的各类农业特色产业示范点。同时成立了由县委、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先后编制了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布局规划(2017-2025)》《中蜂产业发展安排意见》,连续7年持续落实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办法》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方案》,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种养殖户和合作社累计兑现奖补资金9000余万元,为全县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,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。硬性规定全县范围内禁止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,以此确保农产品的无公害性,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态品质。
2022年以来,两当县将“八有”山地立体农业的提质增效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重中之重,以“双十百千万”(养蜂达到10万箱、中药材种植达到10万亩、生态放养蛋鸡达到100万羽、食用菌栽培达到1000万袋、全县人均核桃花椒挂果树各100株以上、总量达到1000万株)为目标,持续推动“生态资本”转化为“富民资本”。
培育龙头带动坚持市场主导
西坡镇西坡绿源家庭农场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上,一只只生态放养鸡踱来踱去,一个个绿壳鸡蛋散落在草地。农场主赵炳乐拎着竹篮,和几个工人一起捡拾绿壳蛋。2014年,赵炳乐回乡发展生态放养鸡养殖,创办两当县合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。通过“小群体、大规模”抱团发展模式,吸纳250余农户参与经营,去年合作社养殖绿壳蛋鸡达10万羽,年总产值2200万元、年利润600万元,带动周边600余户群众养殖,户均增收1万元。合作社逐步形成集土鸡孵化、育雏、养殖、销售以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龙头企业,西坡生态放养鸡和绿壳鸡蛋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绿色食品。
在赵炳乐的影响下,西坡全镇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合作社3家、家庭农场1家,2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合作社2家、家庭农场1家,1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合作社3家,带动600余户农户参与蛋鸡养殖,年养殖量达到40.5万羽,年产值4300万元、利润达到1200万元。
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相比较合作社而言,龙头企业对产业化的拉动更大,深加工更是产业化必不可少的一环,企业拥有科研创新能力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。”两当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赵明明说。
两当兴源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,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,配备了国内较为先进的不锈钢中药材洗、切、烘、炒、制、炙、蒸、煮、煅等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设备,加工工艺技术成熟,产品畅销国内十多个城市,并与成都荷花池、安徽亳州、河北安国等药材市场建立了常年合作关系,是陇南市现代化中药材种植、生产、加工基地和甘肃省重点龙头企业。截至目前,全县种植桔梗、柴胡、板兰根、川芎等种植中药材8万亩,预计到年底将达到近10万亩。如今,一条从引进、示范、推广到深加工的中医药材完整产业链已形成,为两当县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两当县出台各项优惠政策,通过外引内培双向发力,支持社会经济组织成立和发展,孵化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壮大。目前,培育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,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63家,家庭农场84家。秦南公司、果老公司、黄波菌业、智农菌业、兴源公司、沁香怡公司等一个个经济实体带动并唤醒广大农民的创业激情,共同投身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。
强化产业链条融合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
黄波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两当县规模最大、标准较高、设施一流、技术领先、管理规范的绿色食用菌生产基地。公司成立以来,已带动广金、西坡、泰山等8个乡镇发展香菇、木耳种植,产品发往广东、北京、上海等地,日销售量高达10吨以上。
“需求量巨大的食用菌生产原料其实大多来自淘汰果园的果树、秸秆等废弃资源”,公司技术总监石红霞介绍说:“回收的秸秆资源,经过食用菌分解吸收转化后的菌糠,可以作饲料,也可以利用‘废菌包+生态放养鸡粪便+微生物菌剂’的轻简化堆肥技术,制成生物有机肥还田,化废为利,打造出‘秸秆--菌肥’生态循环产业链,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。”
两当县大部分乡镇地处深山林区,植被丰茂,全县适合栽培食用菌的栓皮栎类林面积有7.8万亩,废弃物原料充足,可以为食用菌发展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原材料。周边陕西省凤县、礼泉县、乾县等地盛产苹果,苹果枝条以及苹果木加工厂剩产的木屑,都为食用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原料。经粗略统计,这些原料总量保障了全县每年4000万袋栽培原料所需。“秸秆一菌一肥”生态循环产业链的形成最大程度利用了当地的资源,也消化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植物垃圾,在增加效益的同时,也净化了空气,美化了生态,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、最优化。
本着这种互存共生的循环生态理念,两当县以蜂蜜产业为中心,构建了“蜜源植物一中蜂一旅游”产业链。为全力推动蜜源植物集聚发展,围绕全县“三线、两环、一路”沿线地块、地埂,种植蜜源植物和景观花卉,选择合适地段打造集蜜源植物种植观赏、养蜂生产体验、蜂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蜂产业园,形成蜜源植物种植与蜂产业和休闲观光、乡村旅游、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。
同时,根据地理气候条件,探索实践“经济作物+中蜂+蜜源经济作物”“花椒+中药材+虫草鸡”的生态立体循环套餐产业模式,引导群众在养蜂区套种以粮油作物、草本药材等为代表的油菜、油葵、食葵、藜麦等蜜源经济作物6万亩,既解决发展中蜂的蜜源问题,又形成种养结合小循环和短、中、长产业有效套置,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。在花椒种植区套种中药材,散养土鸡,在不影响花椒产量的情况下,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花椒鸡和花椒鸡蛋。此外,大力推广“互联网+”“旅游+”“生态+”等新兴业态,促进农商文旅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,让产区变景区、果园变公园、养蜂基地变花园、农业生产变体验、空气变人气,以农业产业引领旅游融合发展。全县每天接待游客达1000余人,年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。
进军智慧农业注重塑造品牌
在站儿巷镇冯河村秦南有机农业开发公司养蜂基地,每个蜂箱上贴着一个二维码,插着一个太阳能板,甚至还有摄像头。“过去只能通过开箱观察判断蜂箱的温度、湿度,现在一扫二维码什么就都有了,里面还有读卡器,通过观测数据,就能清楚蜂箱每天出去和回来多少只。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远程进行诊疗和指导蜂农遇到的问题。”秦南有机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蒋宇仁表示,这些蜂箱大多被北京、广州等外地游客认领,他们通过平台就可以实时掌握蜂箱的整个状况。
近年来,两当县审时度势,通过“互联网+智慧中蜂养殖”打造智慧蜂业平台,集实时监测与远程监控、产品安全溯源、远程培训、互动交流、远程疫病诊疗、蜜源分布统计、养蜂求助救援等功能为一体。相比传统养蜂模式安全性和便捷性显著提高,有效解决传统中蜂养殖难、种蜂培育难、养蜂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、单体养蜂产业规模与效益不高、蜂蜜品质不佳等问题,加快推进中蜂产业向数字化、信息化、自动化、产业化发展。
为了更好地提升产品竞争力,在两当县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下,各企业、合作社、种养殖大户越来越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。合心合作社开展“绿壳蛋鸡”和“五黑一绿鸡”绿色品牌认证工作,成功申请了“琵琶崖”绿色认证商标。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销售方式,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,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。2022年年销售额达230万元,其中线上150万元,线下80万元。
两当县围绕农业绿色品牌建设,大力发展特色品牌;依托农产品种植、加工销售企业,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,研发养生农业产品,积极参加各类贸易洽谈会、博览会等,开展线上线下营销,进一步延长产业链、提高附加值,增加群众收入。截至目前,全县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、绿色食品认证14个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、认证有1个,两当狼牙蜜入选为“甘味”知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,两当县先后获得“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”“甘肃省休闲农业示范县”“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”称号。
截至2022年底,两当县发展中华蜜蜂养殖7.86万群,蜂蜜年产量800吨,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8万亩左右,核桃、花椒栽植总量达1000万株以上,农家客栈、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达165家,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山地立体农业收入达5000多元。“八有”山地立体农业发展体系的健全,实现生态与农业、农村、农民效益的统一,守住了“绿水青山”,做活了“金山银山”,为全国深山区发展现代化农业作出了有益示范和探索。
来源: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社记者:陆家木刘同伟强少君
关键词:
精心推荐
- 全国首批!广州市获批开展外籍“高精尖缺”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
- 比利时市场调查显示超七成零售商对前景担忧
- 观察:12月29日基金净值:广发创新升级混合最新净值2.7602,跌0.21%
- 2023金华双龙旅游景区跨年敲钟祈福仪式_世界热文
- 一镜到底穿越2022
- 2023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开始时间 世界观速讯
- 深圳坪山云巴 1 号线通车:最高时速 80km / h,采用无人驾驶技术 全球热讯
- 世界观点:量子思维(08050.HK)认购180万元理财产品
- 热点在线丨对友情绝望的句子精选316句
- 西安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须知
- 政府补贴助推上海快递业火爆:配送员找亲友帮忙送单,有外卖员日赚千元
- 机器学习数据不满足同分布,怎么整? 环球播报
- 保定市涞水县交通违章可以在网上办理吗
- 天天头条:中信证券: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
-
新华网科伦坡12月27日电(记者车宏亮)马累消息:中马友谊赛跑近日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中马友谊大桥上举行,中国驻马大使王立新、马青体部长
-
华东医药(000963)12月2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。
-
中新网西宁12月26日电(李隽)26日,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政府获悉,该省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,从供给、消费、固
-
华天酒店12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353 70万元,涨跌幅为7 76%,主力净量(dde大单净额 流通股)为1 54%,两市排名25 4897。投顾分析华天酒店今日
-
12月25日,国联证券发布一篇非银金融行业的研究报告,报告指出,建议低位布局非银板块,静候风险偏好回升。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: 投资要
X 关闭
X 关闭
产业
-
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...
日前,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——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...
-
“十四五”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...
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,十四五期间,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,着力构...
-
张家口市宣化区:光伏发电站赋能...
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。张家口市宣...
-
“张同学”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...
“张同学”商标被多方抢注,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“丁真” ...
-
山东济南“防诈奶奶团”花式反诈...
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(李明芮)“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...
-
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...
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,2021年12月15日,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...
-
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
12月15日10:20,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,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...
-
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...
(抗击新冠肺炎)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...
-
中缅边境临沧:民警深夜出击捣毁...
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(胡波 邱珺珲)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...
-
“土家鼓王”彭承金:致力传承土...
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:“土家鼓王”彭承金:致力传承土家...